钻若网>诗文>陶渊明的诗>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魏晋]:陶渊明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一宅无遗宇,肪舟荫门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译文及注释

译文

茅屋盖在僻巷边,远避仕途心甘愿。

当夏长风骤然起,林园宅室烈火燃。

房屋焚尽无住处,船内遮荫在门前。

初秋傍晚景远阔,高高明月又将圆。

果菜开始重新长,惊飞之鸟尚未还。

夜半久立独沉思,一眼遍观四周天。

年少守操即谨严,转眼已逾四十年。

生命托付与造化,内心恬淡长安闲。

我性坚贞且刚直,玉石虽坚逊色远。

遥想东户季子世,余粮存放在田间。

饱食终日无忧虑,日出而作日入眠。

既然我未逢盛世,姑且隐居浇菜园。

注释

寄:寄托,依附。甘:自愿。辞:拒绝,告别,华轩:指富贵者乘坐的车子。轩:占代一种供大夫以上乘坐的轻便车,“华轩”在这里是代指仕途之功名富贵。

当:时当,恰在。长风:大风。林室:林木和住宅。从此诗“果菜始复生”句可知,大火不仅焚毁了房屋,连同周围的林园也一并遭灾。顿:顿时,立刻。燔(fán烦):烧。

宇:屋檐,引申为受覆庇、遮盖处。航(f áng仿):船。荫门前:谓遮荫于门前。林室皆焚毁,只有门前的航舟内尚有遮荫处。

迢迢:遥远的样子。这里形容秋夕景象的空阔辽远。新秋夕:初秋的傍晚。亭亭:高貌。

始复生:开始重新生长。惊鸟:被火惊飞的鸟。

中宵:半夜。伫(zhǜ往):长时间地站立。遥念:想得很远。盼:看。周:遍,遍及。九天:这里指整个天地。

总发:即“总角”,称童年时代。古时儿童束发于头顶。孤介:谓操守谨严,不肯同流合污。奄:忽,很快地。出:超出。

形迹:身体,指生命。凭:任凭。化:造化,自然。往:指变化。灵府:指心。

贞刚:坚贞刚直。自:本来。质:品质、品性。乃:却。

仰想:遥想。东户:东户季子,传说中上古太平时代的君主。宿:存放。中田:即田中。

鼓腹:饱食。无所思:无忧无虑。

遂:就。灌我园:浇灌我的田园。这里指隐居躬耕。

参考资料:

1、孟二冬 .陶渊明集译注 :昆仑出版社 ,2008-01 .

2、《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545页

创作背景

  戊申岁是晋安帝义熙四年(408),陶渊明四十四岁。此时渊明居上京,六月中旬,一场火灾将其居室焚烧殆尽,便只好住在门前的船中。至新秋之时,写下这首诗。房屋焚毁,似乎并没有使诗人感到更多的痛苦,他安居舟中,依旧悠然地生活。

参考资料:

1、孟二冬 .陶渊明集译注 :昆仑出版社 ,2008-01 .

赏析

  起头这两句是写他这几年的平静生活。“草庐”即他归田后营建的“草屋八九间”。“穷巷”,偏僻的村巷。“华轩”,达官乘坐的漂亮的车子,这里代指仕宦生活。居陋巷而绝功名之念,这样的意思在归田后许多诗中屡见陈述。这里用一个“甘”字,见出他这种态度出于自觉自愿,也显见他心情的平静自然。可是,天炎风息,丛集在一起的房子顿时烧掉了。着一“顿”字,见出打击的沉重。“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他的住宅没有剩下一间房子,只好将船翻盖在门前,以遮蔽风雨。“舫舟荫门前”一般解释为寄居在船上,似非确。《归园田居》“榆柳荫后檐”与这句结构相同,“荫”也为覆盖的意思。在陆地上以舟作棚,现时还常见着。以上可谓第一段,写“遇火”情况。

  曰“新秋”,曰“月将圆”,见出是七月将半的时令,离遇火已近一个月了。“迢迢”,意同遥遥,显出秋夜给人漫长的感觉。“亭亭”,高远的样子,这是作者凝视秋月的印象。这两句既写出了节令的变化,又传出了作者耿耿不寐的心情。这是火灾予他心理的刺激。遭火熏烤的周围园圃中的果菜又活过来了,但受惊的鸟雀还没有飞回。从“果菜始复生”见出他生计还有指望,而后一种情况又表示创巨的痛深。在这样的秋夜里,他的心情是很不平静的:半夜里他伫立遥想,顾盼之间真是“心事浩茫连广宇”了。以上是第二段,写“遇火”后心情的不平静。

  下面第三段,所写是“中宵伫遥念”的内容。作者先是自述平生操行:他说:我从小就有正直耿介的性格,一下子就是四十年了(作者此时四十四岁)。形体、行事随着时间的过去而衰老、而变化,可心灵一直是安闲的,没有染上尘俗杂念。“孤介”、“独闲”,都表示他不同于流俗。这两句意思说:我具备的贞刚的禀性,玉石也比不上它坚固。这六句是对自己平生的检点,自慰的口吻里又显出自信。他是在遭遇灾变之时作如此回想的,这也表示了他还将这样做,不因眼下困难而动摇。接着他又想起一种理想的生活:“东户”,指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东户季子,据说那时民风淳朴,道不拾遗,余粮储放在田中也无人偷盗。“中田”即田中。“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这是说,那时候人们生活无忧无虑,人人都安居乐业。这些“仰想”,表现了作者的向往之情,他当时处于那种艰难境地作这种联想,实在也是很自然的。但是,这毕竟是空想。意思是说:既然已经遇不上这样的时代了,还是灌我的园、耕我的田吧。这表现了作者面对现实的态度。想起“东户时”,他的情绪不免又波动起来,但他又立即回到眼前的现实,心情又平静下来了。后两句似乎还有这样的意思:丰衣足食不能凭空想,要靠自己的劳动。这就与两年后写的《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所表达的思想相一致了。

  这首诗写作者“遇火”前后的生活情景和心情,很是真切,也很自然。比如遇火前后作者心情由平静到不平静,是几经波折,多种变化,但都显得入情入理,毫不给人以故作姿态之感。火灾的打击是沉重的,不能不带来情绪的反应,此诗若一味旷达,恐非合乎实际了。诗人的可贵,就是以平素的生活信念来化解灾变的影响,以面对现实的态度坚定躬耕的决心,他终于经受住这次考验了。

陶渊明简介

魏晋·陶渊明的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陶渊明的诗(216篇)► 陶渊明的名句(41条)

猜你喜欢

晚至圣恩寺宿四宜堂

清代张冈

暮随白云至,山月尚未出。言寻石门幽,谷口烟萝密。

欣逢采樵人,招我入禅室。昙花空外香,石溜岩下急。

虚堂面五湖,碧动轩窗色。浮生疲津梁,兹焉偶栖息。

闻钟寒不眠,风竹声萧瑟。

涌泉寺八咏 其四 仰公春晓

明代孙传庭

浮生觉如梦,至理色即空。林莺一声曙,天地为启蒙。

名蓝存胜迹,新花发故丛。此中有密谛,安能启仰公。

挽赵尚书

明代杨士奇

五朝遗老今无几,卓荦高才不可羁。钦恤晚承虞帝命,旬宣早出缙云司。

中台优秩升圻父,三礼清心慕伯夷。屡挟地仙穷眺览,更携田畯看耘耔。

甘从白首辞官去,曾以丹衷结主知。竹簟茅檐真散逸,药畦花径足栖迟。

过从每忆频开酝,朝退兼怀共论诗。一别三年遂终古,无由持绋送灵輀。

有马示徐无党

宋代欧阳修

吾有千里马,毛骨何萧森。

疾驰如奔风,白日无留阴。

徐驱当大道,步骤中五音。

马虽有四足,迟速在吾心。

六辔应吾手,调和如瑟琴。

东西与南北,高下山与林。

惟意所欲适,九州可周寻。

至哉人与马,两乐不相侵。

伯乐识其外,徒知价千金。

王良得其性,此术固已深。

良马须善驭,吾言可为箴。

次韵咏馨见寄

近现代刘雄

于世为畸人,周旋宁作我。那堪尘网撄,闲杀木上座。

赖子惠瑶章,烦愁偶为破。尚矜半名士,止酒吟楚些。

工拙未暇校,吟馀亦自作。过蒙知音赏,窃幸道未左。

稍欲从事勤,蛇尾愧懒惰。遮眼复引眠,置书耽高卧。

公诗起我兴,技痒还欲和。犹胜杜拾遗,常年困寒饿。

新得一枝安,过求得非瘅。小疾亦未妨,政喜了授课。

今则从吾好,岂受庾尘涴。何当接谈笑,得聆珠玉唾。